当前位置:首页 > 新品 > 狂欢比特币加密季与机遇周记以太坊新市场

狂欢比特币加密季与机遇周记以太坊新市场

2025-09-18 06:52:09 [推荐] 来源:链吧网

这周的市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看到比特币强势突破3.6万美元大关时,我的手指都快要把F5键按坏了。更令人兴奋的是,贝莱德居然悄悄注册了以太坊信托,这个消息就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加密社区。

疯狂的市场脉搏

还记得上周这个时候,市场还在30000美元关口徘徊不前吗?转眼间比特币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上冲到37000美元附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每当比特币突破整数关口时,总能看到大量的空头爆仓单。这次也不例外,36000美元的突破直接让3100万美元的空头头寸灰飞烟灭。

以太坊的表现同样惊艳,2000美元的心理关口被轻松突破。让我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当时以太坊突破1000美元的景象还历历在目。SEC主席透露FTX可能重启的消息更是为市场火上浇油,贪婪指数直接飙到了72,创下年内新高。

那些让人心跳加速的热门项目

要说本周最耀眼的明星,非BRC-20生态莫属。sats这个代币简直是个造富机器,一个月16倍的涨幅让不少早期参与者笑得合不拢嘴。我记得有个朋友在上个月底还在抱怨错过了机会,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有意思的是,meme币RATS也来凑热闹。这只"老鼠"不仅蹭上了BRC-20的热度,还在链上创造了813万美元的交易量。虽然价格有所回调,但33BTC的市值依然不容小觑。

不得不提的还有GROK这个蹭马斯克热度的meme币。xAI推出Grok模型的消息一出,这个同名代币立刻被炒上了天。600万美元的日交易量充分展现了市场对马斯克概念的狂热追捧。

NFT市场的意外回暖

说实话,NFT市场已经沉寂太久了。这周终于看到一些复苏的迹象,特别是Crypto Punks重新吸引了巨鲸的目光。我看到有个地址一口气买了价值超过100ETH的僵尸Punks,这种大手笔操作在熊市里可不多见。

最戏剧性的要数Springfield Punks这个项目。作为《辛普森一家》的NFT衍生品,它经历了从0.45ETH到0.1ETH以下的过山车行情。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NFT市场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愿意接盘的人。

值得关注的新兴赛道

Port3这个Web3社交数据网关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它试图打通Web2和Web3的数据壁垒,这个想法很有想象力。在如今数据就是石油的时代,谁能掌握数据入口,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个独角兽。

Ethscription也展现了惊人的爆发力。谁能想到一个以太坊铭文协议能在短时间内创造3000倍的涨幅?这再次证明了加密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投资启示录

看着市场如此火热,我不禁想起2017年和2021年的两次牛市。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比特币生态的火热、以太坊的突破、山寨币的普涨,这些迹象都值得深思。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兵,我想说的是:市场狂热时要保持清醒,市场恐慌时要看到机会。Bitget研究院的深度分析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不错的参考视角,但记住,投资决策永远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加密市场波动剧烈,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祝大家在接下来的行情中都能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基础)

推荐文章
  • 从偏见到顿悟:我的链上支付认知蜕变

    从偏见到顿悟:我的链上支付认知蜕变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混了多年的老韭菜,我对链上支付和链上购物这两个赛道一直提不起劲儿。每次看到相关项目白皮书,我都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这不就是炒冷饭吗?"曾经的傲慢与偏见记得去年在某个加密社区的线下聚会上,有个年轻创业者滔滔不绝地讲着他的稳定币支付项目。我当时就很不客气地打断他:"兄弟,我用微信支付5秒就能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用你那个还要交gas费的玩意儿?"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确实太过傲... ...[详细]
  • OpenAI突发人事地震:创始人奥尔特曼离职内幕与加密货币市场冲击波

    OpenAI突发人事地震:创始人奥尔特曼离职内幕与加密货币市场冲击波 这绝对是个足以让整个科技圈炸锅的重磅消息!就在上周五,OpenAI突然宣布解除创始人兼CEO萨姆·奥尔特曼的职务。这个消息来得如此突然,就像晴天霹雳一样,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作为一个长期关注AI发展的观察者,我看到这则新闻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官方说法背后的谜团OpenAI官方声明给出的理由相当耐人寻味——"沟通缺乏坦诚"、"妨碍董事会履行职责"。说实话,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述反而引发了更多猜测。... ...[详细]
  • 深度解析:DYDX如何通过战略转型实现价值腾飞

    深度解析:DYDX如何通过战略转型实现价值腾飞 最近一段时间,dYdX的动作可谓相当热闹。作为一个长期关注DeFi领域发展的观察者,我认为dYdX这波操作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他们完成了一个大胆的迁移——从StarkWare搬到了自己的Cosmos应用链上,这可不是简单的搬家那么简单。代币经济学的巧妙重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新设计的代币经济模型。现在连创始团队和早期投资者都得乖乖把DYDX代币质押起来,才能分到交易手续费的一杯羹。这招真是... ...[详细]
  • 波场TRON迎来里程碑时刻:1.96亿用户见证区块链新纪元

    波场TRON迎来里程碑时刻:1.96亿用户见证区块链新纪元 今早打开TRONSCAN查看数据时,我注意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196,126,969。没错,波场TRON的账户总数正式突破了1.96亿大关!这个数字让我不禁回想起2018年那个初夏,当时波场主网刚刚上线,谁能想到短短五年间能取得如此惊人的增长?说实话,在加密货币这个充满变数的领域,能保持这种持续增长势头并不容易。67亿笔交易、196亿美元锁仓量,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开发者和用户的信任。记得去年1... ...[详细]
  • 当Meme遇上金融:Bags平台的疯狂实验与潜在陷阱

    当Meme遇上金融:Bags平台的疯狂实验与潜在陷阱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在Pump.fun靠着先发优势垄断了近70%的Meme币市场,却放任98.6%的项目变成空气币的同时,一个叫Bags的平台突然冒出来,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我亲眼看着他们创始人Finn花了80万美金买下一顶网红狗头针织帽,紧接着又砸下25万美金搞社区激励,这波操作简直比Meme本身还要Meme。Bags凭什么脱颖而出?说实话,作为一个... ...[详细]
  • 钱包行业大乱斗:行业大佬的生存之道

    钱包行业大乱斗:行业大佬的生存之道 当币安和Telegram这样的巨头也加入钱包大战时,整个赛道顿时变得热闹非凡。上周那场由金色财经组织的Twitter Space讨论会简直精彩纷呈,TokenPocket、OpenBlock和Bitizen的大佬们坐而论道,把钱包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聊了个通透。行业现状:安全与易用能否兼得?陈达开场就点出一个关键问题:"现在市面上各种钱包层出不穷,但安全始终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TokenP... ...[详细]
  • 加密货币跳水为哪般?CPI数据背后藏着怎样的市场密码?

    加密货币跳水为哪般?CPI数据背后藏着怎样的市场密码? 昨晚美国劳工部公布的10月CPI数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3.2%的年增长率比市场预期的3.3%还要低。这本该是个好消息,却意外地在加密货币市场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通胀降温但加密货币却"感冒"了说实话,看到美股四大指数齐刷刷上涨1%以上的时候,我以为加密货币市场也会跟着喝口汤。谁知道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两兄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硬是在一片欢呼声中表演了个"高台跳水"。比特币一度跌破35000美元的心理关... ...[详细]
  • 以太坊强势反弹:这次能否一举突破2200美元大关?

    以太坊强势反弹:这次能否一举突破2200美元大关? 最近的市场行情真是让人振奋!以太坊不仅稳稳站上了2000美元的心理关口,更展现出了持续上攻的强劲势头。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ETH这次的表现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市场回暖,以太坊重获生机还记得前几天那次回调吗?当时ETH一度跌到1933美元,不少投资者都捏了把汗。但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那样,市场总是会在绝望时给你惊喜。以太坊不仅快速止跌,还以令人惊艳的速度收复失地,直接... ...[详细]
  • 蓝天格锐案最新动态:受害者如何拿回血汗钱?

    蓝天格锐案最新动态:受害者如何拿回血汗钱? 作为长期关注经济案件的业内人士,看到蓝天格锐案终于迎来转机,我不禁为受害者感到些许欣慰。这个2014-2017年间发生的惊天骗局,让我想起那些被高额回报蒙蔽双眼的投资者们绝望的面孔。现在,曙光终于要出现了。案件最新进展:正义虽迟但到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案子时,我就觉得特别离谱。一个名叫钱志敏的骗子,用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幌子,竟然骗了12.8万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最可恨的是,这家伙把赃款换成... ...[详细]
  • 价值投资的生存之道:如何在加密货币丛林中鉴别真金白银

    价值投资的生存之道:如何在加密货币丛林中鉴别真金白银 每当深夜刷手机时,总能看见"某某靠比特币暴富"的新闻。说实话,这种故事看多了,连我这个老韭菜都觉得心痒痒。但你知道吗?我见过太多朋友怀揣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冲进币圈,最后却带着空空如也的钱包离开。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把投资当成了赌博。加密货币市场的三根支柱记得2017年我刚接触区块链时,也被各种眼花缭乱的项目搞得晕头转向。后来慢慢明白,评估一个项目就像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骨架"是否结实。在我看来,加... ...[详细]